培贤国际教育
      PEIXIA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培賢四大特點之四
             成果共享

   香港註冊的培賢集團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培集) 一直都在向它的員工宣揚”成果共享”。 而且把成果共享標榜為培集建業和培賢立校四大支柱之一。究竟什麽是培集的成果,員工又如何去分享,對所有培集的員工及股東來說,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如果這樣一句話,只是個空泛的口號,到頭來員工沒有實質上及經濟上的好處,這句話便失却了它在培集的含義,也絕非培集行事之道。這句話絕對涉及和關係所有員工日後生活質素,所以培集的董事局有責任要把這句話作出詳細的說明,白紙黑字,以免發生誤會。果這個說明有不詳或不妥的地方,培集的董事局希望培集的員工和股東提出批評和建議。讓董事局日後有適當的修改。

   要明白”成果共享”我們必須將成果加以明確的定義,什麼才算是成果。同時,又得把共享的方式說明。

   在一個經濟已經相當成熟的社會,如果能把一切抽象的東西都把它量化而成為錢,說起來好像很庸俗,但往往不失為把事情簡化的一個方法。培集畢竟是個企業,企業的成果,主要還是錢,當然有些是比較虛無或抽象的東西,有如商譽 (內含歷史,社會地位,員工質素等等),雖然無法給他一個確實的價錢,但人人心中總會覺得這些東西有一定的價值,而且這些無形的資產通通都可以變成賺錢的工具。名牌有如生產用的機器一樣,可以為拥有名牌的企業賺錢,而且有時比機器更有效。從一所和培集關係很密的廣東培正學院的成長,我們就可以明白名牌效應的力量。當廣東培正學院漸漸成為名牌,希望入學的人數和願意繳交多一些學費的學生相應的增加,從而為廣東培正學院製造很大的有形財富。所以把成果和錢連上個等號,亦不失為一個簡易的思考方式。

   怎樣去實現成果共享,到頭來就是一個利益分配的問題。不同的受益群體肯定會有不同的看法,甚至做成群體間的矛盾和不和。因此,培集在實行成果共享之際,要把培對整個問題的想法,讓全體有關人員都明日。這樣才有機會可以把因利益分配或思想不同而產生的矛盾減至最少。

   在任何企業裡,利益的形成都是來自人力和財力。人的勞動力,製造了財富.勞動力也因為得到財力帶來的機器,設備和技術的幫助而倍增了成果。因此成果部份給與提供勞動力的人,部份給提供了財力的人是合理的方案。問題卻在分配的方法。人類一直以來矛盾和戰爭,其實都源於利益分配問題之上。培集不相信利益分配這個大問題可以因為有不同的方法或有一個完美的方法而解決。因為一方所得必然是另一方所失,一方愈有利則對另一方愈不利。這是個永遠解不開的死結。所以培集認為有希望解決這個矛盾的方法就是消除人力 (勞方) 和財力 (資方) 兩方中間之區別。使每一個成員都是勞方同時又是資方,培集提供給每一個員工都能享受的途徑,使他們可以跟隨自己的意愿和能力,逐步改變他個人在兩方所佔的比例。如果他認為資方所得太多,他除了為勞方争取以外,還可以把自己变為有較大資方比例的一個人,享受這些成果。這是培集所提倡的成果共享最重要的觀念和理論基礎。

    在任何經濟體系,勞方和資方最終達成一個最終成果分配的方式就是勞方為資方賣力就是因為他找不到 (或不願再去找) 一個比現時更好的資方。資方肯雇用勞方就是勞方還可以為他制造更多的財富。目前的社會,當一個提供勞力的人接受一個勞動合同之時,基本上就可以說認了命,暫時找不到一個更好的僱主。同時,他也接受了另一個事實”他得到的待遇是市場上認為是公平的”,儘管心裡可能還覺得不十分滿意,甚至懷才不遇,也只好暫時接受。他為僱主,為那個雇用他的企業所制造的財富,除了薪金 (和附帶福利) 外,不論多寡都歸僱主 (或企業) 所有。公平嗎?誰都無法決定,誰都說不清楚。能接受嗎?總算是可以吧。可以改進一點嗎?誰都希望有,但怎樣改呢?有很多企業因為各種原因可以有很大的利潤,但利潤最後是老闆 (或企業) 的。培集與這些企業有一個很大的區別。培集容許任何一個成員或僱員購買培集的股份,成為一個佔有一點點這個大企業的一份子。雖然是小,也算是老闆.企業的財力造成的利潤或財富,他也按投入的比例分到他應得的一份。他會跟任何一個股東 (或老闆) 一樣投入愈多,分享得到培集的財富帶來的成果也愈多。

   培集並不相信,也不認同”不勞而獲”,所以不會白送股份給僱員,培集的僱員在得到他的薪金 (含其他福利) 以後,培賢認為他已經得到了公平的待遇,由資金產生的利益,他是不應分享。除非這個僱員也提供給培集一些資金.因此,他便名正言順地享受財富帶來的成果。最重要的一個思想,就是培集絕不會把提供資金 (也意味著享受資金帶來的利潤) 的權利由某些人獨霸。任何員工只要他肯付出其他股東同樣的代價,他有權利 (一個別的企業不會或不願提供的權利) 變成培集的股東。

   培集容許僱員購入培集股份之舉是真正和真誠的。培賢鼓勵僱員成為培集資金來源的一份子,亦即股東 。不單如此,特別努力於培集業務的員工,對培集有額外或份外貢獻的員工,培集會發給特別為購買培集股份而設的獎金,讓這些員工可以不花一分他勞力換來的薪金,也可以成為培集的股東。分享培集財力帶來的成果.當然,一個有遠大眼光的員工,願意把辛勞換來的薪金部份投回培集,讓培集的力量帶給他更多的回報,甚至把這位員工提升到權力核心的董事局。這是培集在成果共享大前題下給員工提供的權利。